• FC/NES
  • SFC/SNES
  • N64
  • NGC
  • Wii
  • WiiU
  • GameBoy
  • GBC
  • GBA
  • NDS
  • 3DS
  • PS1
  • PS2
  • PS3
  • PSP
  • PSV
  • MD
  • SS
  • DC
  • PC-E
  • Xbox360
  • More...
0 2 0

我又来叭叭了,关于智驾,关于安全意识,关于小米SU7的事故...

大掌柜 Mr.C
145 0

本文共计223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9.4分钟。

目录

新闻相信大家都看了

视频隐藏,注册或登陆后显示
视频隐藏,注册或登陆后显示

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我只是从几个方面说说我对目前整体的电动车以及马路上看到的见到的驾驶员的一些看法

驾驶员方面

最主要的!你屁股底下坐着的,是一台至少有两百匹马力的机械怪兽!它可以瞬间碾压任何一个碳基生物!包括你自己!尊重生命!为自己为他人的生命和安全负责!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你去交通队还是去办理车务的时候,办事大厅的大屏画面总在播放事故视频的原因!警钟长鸣!

再有,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认知常识,还是要有的,智驾=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自动驾驶

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开车时握好了方向盘别分心!

其次,驾照只是你可以开车的通行证,但是你自己的驾驶技术如何,最起码心里得有点碧数!菜不是罪!傲慢才是!

关于上高速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初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和增加准驾车型后的 12 个月为实习期,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上高速公路行驶,应当由持相应或者更高准驾车型驾驶证三年以上的驾驶人陪同。 而一旦驾照满一年,意味着实习期已过,驾驶人已转为正式驾驶员,不再受实习期上高速需陪同的驾驶限制,可以正常驾驶车辆畅行高速。 

每个个体都是交通的参与者,都有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

任何一起事故的起因,都是有一方或多方违反了交规!交规上冰冷的文字,映射在现实就是一起起事故和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在此也正告各位手握方向盘的变形金刚驾驶员们(您屁股底下可是两百匹马力起步的钢铁巨兽啊),麻烦启动车辆前先回忆下那些滚动播放的《死神来了》真人版集锦。那些血淋淋的监控录像真不是交通局拍的警示教育片,是活生生的《速度与激情》翻车现场!

目前各个厂家方面

我虽然不是小米的粉丝,但是小米的SU7我是参与了试驾的,说实话驾驶感受非常不错,那些拿过来就喷的麻烦你先放下成见,坐里面开一圈再来心平气和的好好评论。

即便是小米SU7(非Ultra)整体也非常出色,不论是其“宝石米”的外形,还是科技感拉满的驾驶座舱,都对年轻群体(包括我这个老壁灯)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但是!小米至少目前的品牌用户画像,都是面对年轻群体的,而这些人有很大的可能,购买的小米汽车是ta人生的第一辆车!那么,问题就来了!技术,有错吗?智驾有错吗?电车有错吗?其实,都没错!

但错就错在!你不该把核武器的按钮放在一群山顶洞猿人手中!!!

ta们,并未成熟,虽然年龄到了可以申领驾照,但不论从驾驶技术还是对汽车、对速度、对路况,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认知!而这个时候你拿出来一辆1500匹的“宝石米”告诉他们0首付开回家?!?!?ta也许都开不回家就出事儿了!!!

这并不是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的态度,至少,我认为推出这样的产品是不具备人文关怀的,他的所谓造车理念不是年轻人在通往职场,通往更广阔人生旅途路上的伙伴,而是鬼火少年v2.0出该炫耀的资本,是流量,是所谓的自由!!

此外关于近些年的造车乱象,我想多说几句

创新,本没有错,而近些年来凭借着科技圈风生水起的大佬纷纷玩儿起了跨界,从而带动了的某些现象真的让我非常反感,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自造词乱象

早年间,消费数码圈里所谓的什么瀑布屏,什么八曲面,放在消费数码领域,就算消费者买完了,发现不好,最多,也就是下次注意,甚至网上骂几句下次不买你家东西了,而汽车呢?它承载的很可能是一个个家庭,而汽车的驾驶员也很可能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

就拿这个所谓的“智驾”来说,什么叫智驾?顾名思义,智能驾驶!这是所有中国人最朴素也最平直的理解!车企和各路自媒体在宣传时,或多或少都在故意忽略或模糊智能辅助驾驶这个全称名词,改称“智驾”!这样的歧义宣传,带给一些买东西从来不阅读说明书的消费者们,就是致命的!

他们真的会认为这车能自己开!!

那些"智驾""超感座舱"的营销话术,跟把安眠药叫"深度睡眠助手"有啥区别?

遭天谴的门把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门把手就成了很多车企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让车身看上去更加简洁统一,仅仅是凸起的门把手就被他们改没了!!美其名曰:降低风阻。。。要知道一个简单的门把手,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的稻草!这里我不得不说我曾经摸过了一款奇葩车,没错,那就是BZ3,不论是从外面,还是在车内,第一次摸车,你都不知道怎么打开;

就算是本次涉事的小米,他的门把手机械装置竟然在车门的储物格里,这谁想得到啊,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尤其是除了车主以外的乘坐者,谁能知道抠哪儿才能把这该死的车门打开?!没准车主都不知道!

中控大屏,一场魔幻与更魔幻的争夺战

冰箱彩电大沙发,用来形容现在的国产车,真的一点也不过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国产车的质感,真的要比合资,进口的车强太多了;然而,魔幻的是,中控大屏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从以前的导航,停车,倒车影像等功能逐渐的向互联网靠拢……

以前家里有一辆皇冠,中控是液晶屏,我那时很小,记得能看电视,后来父亲去升级了中控,就可以看VCD和DVD了,但车只要一启动,画面就是黑屏,只有声音,没有图像。

其实现在想想这个思路才是正确的,车内驾驶员目力所及的所有的设备都应该为驾驶员专注让路!

而现在呢?它不能看DVD了,但是特么的能看爱奇艺!!!!边开边看!!!!!你那么能塞,咋不塞个麻将桌在车上呢?!?!车上打麻将多爽!!

不仅如此,很多车企的空调交互也设置在了中控大屏上,如果不是在车子启动时调整好,开在路上想要调整,就要分神去查看中控大屏,这就非常危险了

你在看屏幕,谁在看路?

还嫌驾驶员分心不够快吗?

零百加速,本不应该出现的产物

大部分车企,总喜欢拿零百加速说事儿,用来标榜自己的车性能多么优越,而事实上呢?你就是开着一辆性能超级好的超跑,早晨8点,堵在快速路上的时候,你就是零百加速再快也得跟这表演原地踏步,众生平等!

再有,零百加速,早已经是过时的产物,这个名词的出现是内燃机时代,就算是现在,内燃机热效率最牛的也在50%,而且是国产的柴油发动机,一般的汽车发动机热效率最高只有4X%是比亚迪和吉利一直在互掐(另外就是丰田有一款41%),其他的车企连40%都没有,而电车普遍的能源转换效率都在90%以上,低于90%就是不合格,对于加速,电车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你用电车的加速来对比油车,就算是油车超跑也无力招架!

而伴随着加速越来越猛,对于马力,对于扭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早在10年前,一款200多匹的家用轿车,就已经相当可以了,以前普通5座乘用车2.0排量的也就是120~150匹之间,而现在呢?200匹起步吧,涉事的小米汽车,不是ultra版也有300(299)匹,更别提max版的673匹和ultra的1548匹了

这就是妥妥的性能怪兽啊!!

电驱标榜零百加速其本质上就是关公战秦琼,这就好比拿着计算器和算盘珠子比谁快,然后还特别好意思的说自己赢了,妥妥滴。

写在最后

各位,马路不是游乐场,开车更不是《极品飞车》按一下R就能重开。那些交规里冷冰冰的条文,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间惨剧。

咱手握方向盘的时候,想想家里那盏等你回家的灯,它可比任何零百加速都金贵,对吧?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Mr.C

2025-04-08於天津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请诸君在讨论时务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请诸位换位思考,理性讨论。
如果你觉得帖子不错,请点赞、收藏、投币支持楼主(投币每人每天能投三次哦)

最新回复 ( 0 )